义愤填膺
[ yì fèn tián yīng ]
【解释】:义愤: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;膺:胸。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。
【出自】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珏斋不禁义愤填膺,自己办了个长电奏,力请宣战。”
义愤填膺,汉语成语,拼音是yì fèn tián yīng,意思是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。也作“义愤填胸”。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,出自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
yì fèn tián yīng
释义:义愤:对违反道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;填:充满;膺:胸。心中充满了义愤。
“义”,普通话读音为yì。“义”的基本含义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,如正义、义不容辞;引申含义为合乎正义或公益的,如义举、义务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义”常做名词,表示正义。
“义”,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,把羊头放在长柄的三叉武器上面,表示一种“威仪”。后来又在金文、楚系简帛、秦朝小篆、秦系简读中见,楷书体和简化版的“义”都从篆书演变而来。
义愤填膺读音:yì fèn tián yīng
意思是:发于正义的愤慨充满胸中;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。
义愤指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;膺:胸。
出处: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置酒欲饮,悲来填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