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谢楼主邀答,我看楼上诸位***们都把基础回答得非常周祥,我这里就不再赘叙了。简单谈谈不才个人的愚见吧。
八字联
对联应用范围广,红白喜事,著书立作,但凡有稍微正式的场合都少不了它,尤其今天的我们不是提倡需要仪式感么,对联就更不能缺席了。
七字联
我看我们大家把玩对联时,多半是***,也有不少是练练或者秀一秀文***,中国大舞台,有才大家来嘛,所以对联也就难免会有雅俗共赏的句子了。当然我们在***中能通过对联,或明白事理,或能知晓为人处世之道,或养性怡情这才是我们玩对联的最正的能量,我是激励我在今日头条玩对联最活跃的的动力,有这么多喜爱者,有这么杜牧互动交流,可喜可贺,大国民之幸也。
清代对联
本人也酷爱对联,也喜欢古风文字,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是从未断层过的,古往今来一路传承,一路淘沙,能流传到今天的文化,肯定是接地气的优秀文化,当然也有很多文海沉石的宝贝,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出来了。
庭院对联
创作对联,其实是有难度的,因为平仄格律在规范着对联的音律,所以我们不但要用词意境高雅,更要适合格律最好,这就是难度所在。至于主题好说,做什么事业的我们就直接奔他的主题去遣词造句。
修身哲理对联
弘扬传统文化,欣赏民俗经典,看我话说——春联文化
中国诗词文学
2月6日 · 安徽怀远包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
一,春联的传说
在东海的度朔山上,有一棵弯弯曲曲延伸了三千里远的大桃树,还有神鬼出入.大桃树的枝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,山洞里的鬼神都从这里进出.专司审查恶鬼的神,神荼和郁垒常在这棵桃树下审查,监视这些鬼,看到有恶鬼害人,便用草绳将鬼五花大绑,丢到山里喂老虎.有了这个传说,再加上古人迷信桃木是五木之精的仙木,气味辛烈,可以压制邪气,收伏百鬼,於是每逢新年,为了有个平安的开始,人们就拿两个桃木板挂在门旁避邪
后来,人们又在桃木板上,画上神荼,郁垒的图像 或写上他们的名字,挂在大门两侧,这些都叫做桃符.春联就是源自於桃符.经过多年的演变,桃符的内容慢慢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代替,出现了称之为对联的形式,当时约在南北朝时代.而春联产生的原因,与南北朝骈体文的兴起和唐朝律诗的发展不无关连.渐渐的,桃木板也就被纸代替了.
二、最早的春联
五代时,后蜀国君孟昶于西元九***年除夕,命令学士辛演逊题桃符於寝门,但他并不满意,於是自己题了一 联:「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.」这就是最早的春联的由来. 宋朝王安石在《元日》这首诗中写著:「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;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.」可见当时写春联贺春,已经是一种流行了.
三,写春联的方法
写春联要注意对仗,春联对仗的格律有以下要求:
1、字数相等 例如:三阳开泰运;四化展宏图
謝謝!
對聯的出處也許來自于律詩,也就是說,[先有了律詩之後,才有了对联]。
律詩有八句,要求三四句为一对,五六句为一對。
對聯由兩個句子組成,第一句为上联,第二句为下聯;上联的最後一個字定为仄音,下联最後一個字定为平音。通常,农历年贴在家門口的對联會加上四個字的橫眉(橫幅)。
對联有長联,字数上下联合起來可以几百字(我见過);短联一般上下联合起來十個字以上,至二三十個字。
上联有多少個字,下联也一定要多少個字,這樣的形式也叫對仗。
五字至七字的對联沒有分句,或十字內的也有不分句的;十个字以上的過常就開始有了分句了。
對联似乎沒有什麼法定的字数規定,可長可短,隨心所欲。
上联的聯意与下联的聯意一般是[正反]為多見。比如上聯說的是喜事,下联也說喜事,這屬於正對;而上联說喜,下联說悲,這为反對。
下联的平仄要对着上联,比如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,下联就必需仄仄平平仄仄平。也有人出上联来難人的,比如平平平平仄,下联就必須仄仄仄仄平。
谢友邀请:
所谓的楹联是指贴在亭台,楼榭,佛殿,寺庙,道观的门楹上,或者台柱上的张贴,悬挂的对联称为楹联。
——而内容的写法各不相同,其联语要与所贴的地方和所表达的内容要相符合,而绝不能随意而为。例如:
在山门上贴的:
五岳虽尊功业让此峰独占,
一山特立造化遍天下难齐。
钟楼上贴的:
钟鼓楼高殿角动春雷之响,
浮屠塔峻天际飘仙梵佳音。
佛殿门前贴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