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破釜沉舟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记载,项羽带领楚军与秦兵作战,楚军全部渡过漳河后,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,每人再带三天干粮,然后传下命令:把渡河的舟凿穿沉入河里,把做饭用的釜砸个粉碎,并放火把附近的房屋统统烧毁。
项羽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他有进无退、夺取胜利的决心。之后“破釜沉舟”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,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。
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,如正面交锋,曹操可能永远也无法击败袁绍;但曹操审时度势,烧了袁军的粮屯,断了袁军之根本与能源,因而大败袁军。这是极为高明的釜底抽薪。
“破釜沉舟”不是“釜底抽薪”的近义词。“釜底抽薪”的近义词是:抽薪止沸【chōuxīnzhǐfèi 】拔本塞源【báběnsāiyuán】批郤导窾【pīqièdǎokuǎn】釜底抽薪[fǔdǐchōuxīn]:釜 古代的一种锅;薪:柴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【出自】:汉·董卓《上何进书》:“臣闻扬汤止沸,莫若去薪。”
“釜”,普通话读音为fǔ。“釜”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的一种锅,如釜底抽薪、破釜沉舟;引申含义为古炊器,如釜中生鱼、釜鬲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釜”也常做名词,表示古量器,如釜庾、釜钟。
• 釜:fǔ
• 古代的一种锅:釜底抽薪。破釜沉舟。
•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,亦是容量单位,标准不一。
详细解释:
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省,父声。本义:古炊器。敛口圜底,或有二耳。其用于鬲,置于灶,上置甑以蒸煮。盛行于汉代。有铁制的,也有铜或陶制的)
同本义
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——曹植《七步诗》
又如:釜中生鱼(釜鱼甑尘,釜中已生出鱼来。谓生活清贫,断炊已久);釜鱼***息(比喻不能久存);釜底游魂(比喻行将灭亡、苟延残喘的人);釜鬲(陶制炊器)
古量器。春秋、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。现有战国时的禾子釜和陈纯釜,都作坛形,小口大腹,有两耳 。
[fǔ]
釜
汉字“釜”表示一种器物,圆底而无足,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,釜口也是圆形,可以直接用来煮、炖、煎、炒等,可视为现代所使用「锅」的前身。
读音:fǔ
详细释义
1.古炊器。敛口,圜底,或有二耳。其用如鬲,置于灶口,上置甑以蒸煮。盛行于汉代。有铁制的,也有铜和陶制的。
于以盛之,维筐及筥。于以湘之,维锜及釜。注
《诗·召南·***苹》
夏四月,楚国雨雹大如釜。
汉·荀悦·《汉纪·成帝纪一》
一日煮满釜,方启其盖,忽空中飞来巨石坠釜中。
清·沈曰霖·《晋人麈·异闻·周氏之怪》
2.古量器。也叫“鬴”。春秋、战国时代流行于齐国。现存有战国时的子禾子釜和陈纯釜,都作坛形,小口大腹,有两耳。子禾子釜的容积为20.46公升,陈纯釜的容积为20.58公升。与商鞅量、新莽嘉量的容积已很接近。
释义
基本
釜:锅;薪:柴草。抽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火。
比喻
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例句
1.
唯有釜底抽薪的消灭脏乱,才能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。
2.
为彻底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,裁员倒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