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施效颦什么哲学道理,东施效颦体现什么哲理

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-06-06 14 0

燕王姬哙禅让,这件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?

战国时期,燕国演绎了一场禅让,燕王哙崇信权臣子之,再加上身边人不停鼓吹,终于在公元前318年,燕王哙决定将王位禅让给子之。之前成功的案例,只能从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去寻找了。或许是太急切于摆脱燕国国小力弱的现状,或许太迷恋上古太平盛世,总之,燕王哙心甘情愿将祖宗基业,拱手让与子之。

燕王哙忽略了,尧舜禹禅让的共同前提,是继任者必须有足够的才能、威望和功绩,禅让不是馈赠。而当时子之在燕国的根基并不深,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,也很受大臣们的欢迎。而燕王哙还做了一件事,他免除满朝文武的官职,让子之重新任命,又把众大臣推向了太子。子之本身根基尚浅,再加上得罪燕国所有贵族,仅三年就导致了燕国大乱。在太子与子之交战中,太子失败,被迫逃亡。

在燕国大乱时候,觊觎燕国已久的齐国,趁机发兵,仅一个月就打进了燕国都城,活捉了子之,燕王哙也***身亡。公子平在***中身亡。当事人先后死去,在这件事中没有燕国任何赢家。齐军趁机占领了燕国。作为占领军,燕国随意***、毁坏燕国宗庙,大肆掠夺燕国财宝,惹得***人怨,最终,燕国爆发叛乱,赶走了齐军。

东施效颦什么哲学道理,东施效颦体现什么哲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禅让从另一方面导致燕国的崛起,燕王哙、子之、太子平都因叛乱死后,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做国君,就燕昭王。燕昭王深感被齐所灭的持续,痛下决心,招揽天下贤才,复国报仇。这就有了著名的千里马的故事。在燕昭王招揽下,著名的军事家乐毅来到燕国。复仇***指日可待。

这时,齐国正是齐闵王统治时期,齐闵王高傲自大,四处出击,被诸侯各国所忌,特别是齐国独吞宋国后,更引发各国强烈不满。最终给了燕昭王机会,动员秦、韩、赵、魏燕五国伐齐,由名将乐毅指挥,一举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。

齐国经此一役,曾经可与秦国抗衡的国力,一落千丈。本来,强大的齐国极大制约了秦国蚕食三晋。如果有齐国支持,秦国对付三晋非常困难,不敢放开手脚。如果齐国衰落,秦国可以肆无忌惮攻打三晋。击败三晋后,就是燕国。

东施效颦什么哲学道理,东施效颦体现什么哲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禅让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政治榜样。后世的君王,如果某个君王做了禅让的事情,那么这个君王肯定会得到极大的颂扬。

不过,也有相反,当历史上有个君王做了禅让的事情以后,后世再也没有君王敢于轻易禅让了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(古代的禅让制)

东施效颦什么哲学道理,东施效颦体现什么哲理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先来说说,为什么禅让在古代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政治榜样。

因为古代的皇权制,本质上是一种专权制,或者说集权制。这种集权制,就是把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。

集中在一个人身上,这对于皇帝来说,自然是欢天喜地的一件事。但是这也就意味皇帝会霸占大臣的权力,同时皇帝也会霸占接班人的权力。就算是皇帝已经很年迈了,他也不愿意把权力交出来,这也就是霸占接班人的权力了。而当他在年老的时候,一边霸占着其他人的权力,一边他自己又花天酒地不理朝政,所以政务就做得非常糟糕。

对于朝中的大臣,以及后世的继任者来说,当然就要极力推崇禅让制了。

古人最推崇的禅让制,也就是“尧舜禅让”。尧年迈的时候,把帝位禅让给了舜;舜年迈的时候,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。这样的方式受到后世极大的赞扬,后世把“尧舜禅让”作为一种伟大的政治榜样。如果某个皇帝禅让了,会受到肯定,就说这是“尧舜盛世”的再现。就算某个皇帝并没有禅让,如果他在位的时候干得好,也会有人认为这是“尧舜盛世”。

不过,后来有人认为,所谓的“尧舜禅让”,在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,这不过是儒者和史学家们的一种人为编造。毕竟几千年前的事情,谁也不知道,也没办法去考证。所以儒者和史学家为了自己的利益,为了从君王那里分得更大的权力,就编造了这件事。

(尧)